阿雷巴洛於記者會上表示,「沒有人能阻止我於(明年)1月14日就職。
Photo Credit:取自im.B臉書粉絲專頁(現已移除關閉)調查員鼓吹家人投資並抽佣,面臨行政懲處調查局一名曹姓調查官遭告發參與im.B平台投資,還要求以優先領回本金和收取利息,來換取調查局不立案偵辦,涉嫌瀆職。台北地檢署新聞稿指出,曾耀鋒透過幾種方式,製造債權認購活絡的假象,包括創設假投資人、重複上架已結案之不動產債權(即借款人已清償款項,已無債權存在)、以不實票貼等假債權供投資人認購等。
im.B借貸媒合平台涉標售假債權詐騙25億,傳負責人捲款潛逃,金管會:已移送檢調 imB借貸平台涉吸金25億全台數千人受害,8嫌被逮後負責人曾姓父子羈押禁見im.B平台吸金總額高達90億,提告投資人多達537人im.B屬於P2P平台(去除銀行中介,直接媒合借貸雙方),由台灣金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官網標榜合法,媒合雙方後再將債權轉讓給投資者,主打9至13%不等的高利息。主要共犯包括幾名重要幹部和女友張淑芬,在偵查期間不僅包庇主嫌,試圖迴避犯罪事實,隱匿犯罪所得,皆請求法院從重量刑。北檢調查確認,曹姓調查官確實拿自己的錢投資im.B平台,金額約1200多萬元,但並無施壓平台人員,且收受最後一筆8萬餘元利息時,還不知道im.B平台發生問題,難認定有不法犯行。替im.B平台代言廣告的盛竹如獲不起訴。曾參與投資的曹姓調查官被指控瀆職,但因證據不足,予以簽結。
不過北檢發現,曹姓調查官除自行投資外,曾向父親、妻子推廣投資im.B平台不動產債權,從中分得1%佣金,約2萬餘元。其餘行政人員因僅聽從曾耀峰等人指示,上架不實債權,且於偵查過程中坦認部分事實,故請求從輕量刑個人這段時間對於這類議題談不少,青少年的自傷自傷議題,絕對需要跨部會整合,從中央去督導核實。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光要處理高風險議題(如創傷),形成教育、醫療、社區端的協作,所需經費恐怕就是另一個社安網。把暴力事件合理化,絕對不是什麼正確的做法。文:李俊宏(衛福部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科主任) 首先,楊前署長提到的:「台灣2015年(馬英九執政最後一年),青少年自殺、自殘的有多少人?2014年(楊又改口)有1000人。
這幾乎是世界性的,人類在面對現代文明與家庭結構變遷導致風險因子增加,保護因子減少,精神疾病盛行率越來越高,甚至有可能會在未來壓垮醫療與其他社會系統。韓國有三成的學生想死,自殺率、自傷率一樣節節高升。
」 我不想用太負面的字眼形容,但顯然他是完全不理解這個議題。那怎麼辦?就去修理比我更弱的人。英國2021年自傷的青少年,相較於六年前,增加了兩倍。目前的家暴樣態相當多元,除了婚暴兒虐,其他如LGBT的親密關係暴力、精神疾病或藥物酒精成癮導致的家庭暴力所在多有,特別是後者,以個人執行鑑定經驗,這幾年幾乎都佔至少三分之一。
」 我跟郭董說,楊大概從來沒有哪一天站在身心健康的第一線,其任內要說提高多少精神醫療資源,看其對於健保言論就知道,幾句話就暴露其對這些議題的不熟悉,你要請他擬定政策,是嫌票多,個人尊重就是了,祝你玩得開心台鐵系統中,2023H1僅台北車站單月人流量超過200萬人次、100-200萬人次站點共5站。台中車站周邊設有大魯閣新時代、秀泰生活、日曜天地及2023年全新開幕的三井LaLaport。其他各地捷運系統中,2023H1僅高捷左營站及機捷台北車站單月人流量超過100萬人次。
中山站為2023H1唯一人流量超越2019年同期水準的大型站點,周邊設有新光三越、誠品生活百貨、MIKI Plaza、誠品R79地下街等。其中桃園車站周邊設有新光三越、遠東百貨與統領廣場。
歷經疫情期間的震盪與衰退後,2023上半年軌道產業客運收入已回升至單月73.7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此外,冠德建設(環球購物中心母集團)、日勝生集團(間接持股京站實業)、潤泰集團(CITYLINK母集團)、日本三井不動產(Mitsui Outlet Park、LaLaport母集團)等代表性企業對於軌道周邊商業設施與土地開發案的積極佈局,均使得資本投入規模龐大且具有高度產業關聯性帶動效果的軌道經濟產業,在疫情後逆勢成為推動內需經濟與消費成長的重要基礎。
例如以車站型商城為營運特色的環球購物中心,母集團冠德建設近年積極參與公辦都更、捷運聯開發以及都更危老重建案,陸續拿下台北南港台電北儲案(鄰近松山車站、附屬商業空間將開設環球購物中心、預定2029年完工),台鐵北車E1E2街廓公辦都更案(鄰近台北車站、以明日臺北埕為概念進行設計、商場部分佔兩層樓、預定2030年完工),台北市行二行三公辦都更案(鄰近台北車站、附屬商業空間將開設環球購物中心、預定2029年完工),新竹高鐵特定區事業發展用地開發經營案(高鐵新竹站正前方、附屬商業空間將開設環球購物中心、預定2029年完工),台中捷運烏日文心北屯線市政府站土地開發案(鄰近台中捷運市政府站、附屬商業空間將開設環球購物中心)等,成為台灣本土建築集團經營軌道經濟的代表性企業。Photo Credit: 未來流通研究所 疫後復甦:2023H1整體軌道客運收益創下新高、人流量與歷史高點仍相距7.1% 台灣整體軌道旅客運載人次於疫情前逐年穩定成長,自2013年的單月7755萬人次成長至2019年達單月9746萬人次,六年間成長幅度達25.7%。高鐵系統中,2023H1單月人流量超過200萬人次的站點共2站、100-200萬人次站點共3站、80-100萬人次站點共2站,且上述主要站點人流量均已超越2019年同期水準。如具有六鐵共構優勢的台北車站,周邊設有新光三越、微風廣場與京站。忠孝復興站周邊除SOGO忠孝館與復興館外,誠品生活亦於2022年底進駐地下街。由上述數據變化可以看出,台灣軌道產業長期發展腳步穩健,並於疫情後展現復甦回升力道。
各軌道系統中,以高鐵運載旅客人次成長力道最為強勁,2023H1單月進出站人次達621萬,已超越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準。不過2020至2022年間受疫情影響,大眾運輸系統旅客人次驟減,直至2023上半年方迎來顯著復甦,單月旅客人次重新站上9000萬大關,達9058萬,惟與2019年的歷史高點相較仍有7.06%的差距。
桃園站周邊以總開發面積達6.6萬坪的華泰名品城為中心,向外擴張出北台灣最大IKEA、涵蓋影城/商場/水族館的國泰置地廣場、以及一站之隔的環球購物中心。2020年疫情爆發後,具有火車頭效益的內需型產業在邊境封鎖的限制下再度獲得重視,加上2022年立院三讀通過修正鐵路法部分條文,允許國營鐵路機構經報准可辦理國有不動產開發、處分或收益,有助於推動國營鐵路資產活化。
而穩定的軌道產業發展趨勢,為緊密相連的軌道經濟圈打下堅實基礎。進一步比較軌道產業收益,台灣整體軌道產業客運收入於疫情前逐年穩定成長,2019年達單月新台幣72.43億元。
至於旅客人次規模最大的台北捷運及台灣鐵路,2023H1旅客人次分別達單月5668萬及1827萬人次,與疫情前最高點相較約仍有10%左右差距。現況發展:單月人流量逾200萬人次之超級站點合計10站、逾100萬人次站點合計59站,高鐵人流量增幅最高 看準樞紐車站帶來的商業吸引力,百貨、商場、Outlet等以人流量做為消費基礎的大型商業設施亦將車站做為軸心進行展店布局。盤點各軌道系統人流量較高的站點、與站體周邊(或共構)百貨/商場/Outlet/地下街等大型商業設施,藉以說明台灣軌道經濟圈發展風貌。Photo Credit: 中央社 台中三井LaLaport大型購物中心 未來布局:冠德、潤泰、日勝生、三井不動產等大型集團領軍,軌道經濟生活圈遍地開花 根據仲量聯行統計,2022年與軌道經濟相關的政府招商案件,總投資金額估計達新台幣2400億元,佔政府及公部門全年招商目標2667億元的90%,這樣的趨勢使得資本投入規模龐大且具有高度產業關聯性帶動效果的軌道經濟產業,在疫情後逆勢成為推動內需經濟與消費成長的重要基礎。
例如2023H1台北捷運系統中,單月人流量超過200萬人次的站點共計7站、介於100-200萬人次的站點達39站,顯著人流聚集效益使台北市逐步形成以捷運大站為中心的百貨商場分布結構。受惠於民眾出國旅遊人潮大幅增長,桃園機場捷運2023H1單月進出站人次亦達239萬,同樣超越疫情前水準。
左營站則有新光三越與環球購物中心兩大商場。其下為單月客運收入達10億元以上級別的台灣鐵路及台北捷運,2023H1分別達單月14.46億元及13.37億元,惟與疫情前2019年同期相較仍小幅衰退5.8%及3.3%。
其中,板橋站除與站體共構的環球購物中心外,周邊尚有遠東百貨、誠品生活及麗寶百貨受惠於民眾出國旅遊人潮大幅增長,桃園機場捷運2023H1單月進出站人次亦達239萬,同樣超越疫情前水準。
此外,冠德建設(環球購物中心母集團)、日勝生集團(間接持股京站實業)、潤泰集團(CITYLINK母集團)、日本三井不動產(Mitsui Outlet Park、LaLaport母集團)等代表性企業對於軌道周邊商業設施與土地開發案的積極佈局,均使得資本投入規模龐大且具有高度產業關聯性帶動效果的軌道經濟產業,在疫情後逆勢成為推動內需經濟與消費成長的重要基礎。例如2023H1台北捷運系統中,單月人流量超過200萬人次的站點共計7站、介於100-200萬人次的站點達39站,顯著人流聚集效益使台北市逐步形成以捷運大站為中心的百貨商場分布結構。台鐵系統中,2023H1僅台北車站單月人流量超過200萬人次、100-200萬人次站點共5站。盤點各軌道系統人流量較高的站點、與站體周邊(或共構)百貨/商場/Outlet/地下街等大型商業設施,藉以說明台灣軌道經濟圈發展風貌。
其下為單月客運收入達10億元以上級別的台灣鐵路及台北捷運,2023H1分別達單月14.46億元及13.37億元,惟與疫情前2019年同期相較仍小幅衰退5.8%及3.3%。台中車站周邊設有大魯閣新時代、秀泰生活、日曜天地及2023年全新開幕的三井LaLaport。
由上述數據變化可以看出,台灣軌道產業長期發展腳步穩健,並於疫情後展現復甦回升力道。2020年疫情爆發後,具有火車頭效益的內需型產業在邊境封鎖的限制下再度獲得重視,加上2022年立院三讀通過修正鐵路法部分條文,允許國營鐵路機構經報准可辦理國有不動產開發、處分或收益,有助於推動國營鐵路資產活化。
歷經疫情期間的震盪與衰退後,2023上半年軌道產業客運收入已回升至單月73.7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他各地捷運系統中,2023H1僅高捷左營站及機捷台北車站單月人流量超過100萬人次。
发布评论